书架
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(清穿)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100、晋封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佟宝珠去永和宫探望过德嫔, 叫敬事房送来彤史查看。九月份德嫔恢复绿头牌,九、十两个月,每月被翻两次牌子, 都是在易孕日。而且是两日连在一起。

她突然升出了, 康熙这是在播种的想法。

种一次种子, 担心种不上, 又种一次。

生孩子, 顺产的话,中间最少隔一年, 才能再生;剖腹产最少三年。身体和子宫需要恢复,人的情绪也需要恢复。两个孩子之间,间隔的太短, 无论是对身体或是对精神都有伤害。

在现代有个词叫“产后抑郁症”,是指产后心绪不宁导致的产褥期精神综合征, 发病率将近百分之三十,一般产后六个月才能自行恢复。

六阿哥一岁半,可德嫔中间流产过一次。这样算来,生过六阿哥之后, 她基本就没消停,这又怀上。

让人把彤史送回敬事房, 佟宝珠坐在西次间的暖塌上思索了半天, 最后决定暂时不提醒康熙,反正现在已经怀上,说什么都晚了。

宜嫔听说德嫔有了身孕,破天荒的没有心里难受,反倒是因为有了刺激德嫔的机会,十分开心。当即带了一只她珍藏的人参, 还有两盒燕窝去贺喜。

“德妹妹,你这又怀上,我就放心了。这半年,我天天心绪不宁,精神恍惚。一会儿想着我就是推了你,一会儿想着没有。还经常做梦,梦到孩子对我哭喊。孩子回来,我就放心了。这一胎可要小心养着,最好别出门,万一再摔着,可就是”

起初,德嫔忍着烦躁听她说,后来实在不想听,说自己腰疼,需要躺下歇息,让人送客。

慧嫔听说德嫔有了身孕,先是跑去央求佟宝珠,说自己不想养六阿哥,千万别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她。佟宝珠经不起她的软磨硬泡,指点她道:“你去求求太后,让太后帮你想个法子。”

“太后从来不管后宫里的事,她能有什么法子。”

慧嫔哭丧着脸说,“娘娘您这是不想管我,想把我打发走,糊弄我呢。这要是半年前,我不乐意养,勉为其难硬着头

皮也就养了。六阿哥现在都一岁半,记事了。再让我养,一点好处讨不到,说不定他长大了还怨恨我,以为是我把他从亲娘那里夺走的”

佟宝珠笑道:“你也太小看太后了。我听说,先帝当年想废皇后,折腾了几年都没废掉。”

“那是因为有太皇太后在,太皇太后护着太后呢。”

“先帝的元后还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女,不一样被废掉了。还是太后娘娘自己有能耐。论辈份,她还是你姑奶奶,她自然会为你着想。说不准,这会儿正等着你去。”

六阿哥这件事,慧嫔心急如焚。此时有了路子可走,立马站起了身,“那我去了啊!”无论是以前做低位答应,还是现在成了一宫之主,她都和以前一样,在贵妃面前说话随便。

晚上,康熙来承乾宫,跟佟宝珠商议。

“节前,皇祖母要去赤城疗养。皇额娘提议,让皇祖母带两个孩子过去,有小孩子在身边,过年也能热闹些。”

太后果然是有办法。

佟宝珠轻捏着康熙的肩膀,笑道:“皇额娘心细,考虑的周全。皇上想让谁跟着去?”

“朕拿不定主意,问问贵妃意见。”

“臣妾带着四阿哥,郭络罗贵人带着靖公主?”佟宝珠解释道,“最近朝政繁忙,皇上走不开。皇祖母有臣妾跟着侍候,皇上也能放心。靖公主快三岁了,正是可爱好玩儿的时候,皇祖母也特别喜欢她。”

朕在宫里,你居然想着出去。康熙背过手,拧住了她的腰,“后宫嫔妃首要任务是伺候好皇帝,贵妃不知道吗?”

“臣妾知道,正是因为如此。臣妾才想着去侍候皇祖母啊,在皇上心里,皇祖母比皇上自己都重要,不是吗?”她真是想跟着太皇太皇去赤城。听说赤城有行宫,有温泉,是养生的好地方。

康熙没应她的话,轻捏着她的腰,自顾说道:“朕想让六阿哥放在皇祖母身边抚养,可皇祖母说,她不再抚养曾孙。六阿哥跟着去赤城的话,让谁跟着过去照顾呢?”

现在谁跟着过去照顾,六阿哥以

后就是归谁抚养。

因为去赤城名义上是伺候太皇太后,身为博尔吉特氏的慧嫔就不合适了。康熙不想让博尔吉特氏和太皇太后走的太近。

佟宝珠歪头看着康熙的脸色,问道:“要不,六阿哥让苏嬷嬷抚养?”看他的脸色未变,才又接着说,“苏嬷嬷虽然身份是下人,可皇祖母和皇上,从未把她当下人看待。苏嬷嬷在皇祖母跟前,六阿哥也就是在皇祖母跟前。”

这是个好主意!他看重苏嬷嬷,皇祖母也高兴。六阿哥跟了苏嬷嬷,他也不用再为胤祚这个名字烦绕。

康熙其实挺后悔起胤祚这个名字,只是不愿在众人面前承认罢了。

这一下子,两个问题,同时解决。康熙心情颇好,站起身,抱起佟宝珠往床边走,“睡觉了。”

次日,康熙下旨,六阿哥胤祚归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苏麻拉姑抚养。当天就让芳华姑姑去永和宫抱走了六阿哥。

太皇太后本来就不满胤祚这个名字,跟康熙提过两三次。

康熙一直推说,等长到六岁,再更改。这下算是去除了心病。同时,也为皇帝对苏麻的重视,感到欣慰。

苏麻跟了她几十年,从小丫头的时候就跟着她,四五十年朝夕相伴的情谊,比和太后的感情都深。

能够抚养皇子,这对于一个奴才来说,是至高无上的荣誉。苏嬷嬷接到旨意,先是向太皇太后叩首谢恩。又去乾清宫里谢恩。

朝臣们得知了此事,大松了口气。那个潜在祸乱朝纲的皇子,终于不用再操心了。纷纷上书赞扬皇上仁孝。省得皇上反悔。

除了永和宫之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